成都资深报人 讲述交子故事
“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”,诞生在成都(北宋称益州)。
“交子”,是公认“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”,在宋朝由成都商人发明。由此开启使用至今的纸币,对人类生活影响巨大。但是,又有几个人能说清楚“交子”是如何发明的?在发明“交子”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曲折、风波?
2017年1月,成都作家奉友湘以“交子”为核心线索,写成一部影视文学剧本《交子》,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。《交子》在华西都市报连载时,得到广大读者广泛好评。这也是“交子”第一次以文学形式为读者了解。
《交子》的作者奉友湘,也被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、著名学者李后强评价为该领域内“吃螃蟹第一人”。《交子》题材的新颖奇特和故事情节的曲折婉转,也引发了影视界和川剧等舞台艺术领域内资深人士的高度兴趣。
揭秘“私交”“官交”
还原宋代成都诡谲商战
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,商品流通日益发达的益州成都,铁钱成灾。百姓交易极为不便。成都富商卓钺,乃是临邛富豪卓氏之后,经营有方。眼见铁钱成灾,生意受损,焦急万分。他留意到有人有用存钱收据买货的意愿,又从唐代“飞钱”得到启发,用自己开出的存钱票据——交子,与朋友圈内的客商做生意,结果大为便利,生意愈发兴隆。
为了防伪,卓钺亲自去纸坊考察。他从车辙中悟出挤压纸张,在纸上形成凹凸的方法,将雕有纹理或图案的木制或其他材料模具,用强力压在纸面上,使纸上隐显纹理;在抄纸的纸帘上用线编成纹理或图案,凸起于帘面,抄纸时此处浆薄,纹理发亮而显纸上。卓又考察雕板刻印坊,让印工雕刻人物、花鸟、房屋,而且“朱墨相间”,开创彩色印刷之先河。在此基础上,卓钺以自己的信用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,并命名为“卓氏交子”。由此极大方便了商品交换,卓氏生意红火,大赚其钱。
成都众多交子铺户见卓钺发行“交子”获利颇丰,纷纷仿效。于是各种“私交”泛滥。卓钺向益州官吏薛田建议,由官府发行“官交”,严管交子发行,以制止金融危机。宋仁宗天圣二年(公元1024年),“官交”在成都正式发行,世界上第一张由政府发行的纸币诞生。
还原宋代益州盛景
堪称成都“清明上河图”
《交子》用讲故事的形式,再现了交子的艰难降生,还原了从成都商人发明“私交”,到官府直接发行“官交”的曲折故事。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,数千年来都以农耕文明为指导。交子作为历史中为数不多的与商业挂钩的产物,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方面认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,也有助于我们以史为鉴来看待今天的商业化社会。
书中除了反映宋代成都的诡谲商战、经济危机、官场黑幕、武林争夺等精彩曲折的故事之外,还蕴含大量的历史学、经济学“硬货”历史知识,让人读来很长见识。比如你可以读到印制交子的楮纸是怎样“捞”出来的;纸币最早的防伪术是怎样发明的;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印刷又是怎样诞生的;世界上最早的银行是什么样子等等。
饶有趣味的是,书中还再现了历史上成都的繁荣商贸、流光夜市、蜀府宴饮、园林奇景,描绘出繁华益州,蜀国山水,重现了锦江大巡游等历史盛况,还原了一幅宋代成都“清明上河图”。
在历史考证和还原过程中,奉友湘还发挥了他经济学专业出身的功底,将宋代成都和扬州的经济进行了对比研究,以详实的史实证据,颠覆性地提出了宋代“益一扬二”的观点。
资深报人创新之作
用经济学思维写文学作品
作者奉友湘,乃资深报人。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。他所学专业为政治经济学专业,对纸币的历史非常熟悉,对交子很是痴迷和热爱。在奉友湘看来,“交子”意义重大。可以封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。早在1024年,中国北宋的益州官府,就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。意大利人马可·波罗元朝时来到中国,为当时发达的纸币流通感到震惊,于是把它写进了《马可·波罗游记》,于13世纪传播到欧洲。而在欧洲,直到1661年,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才第一次发行真正的信用纸币,比我们的老祖宗发明纸币足足晚了600多年。
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、教授李后强在为《交子》所作的序言中,认为奉友湘是“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写文学作品,是一个创新。除了他的专业素养外,他对交子的痴迷更是动力。他总想用文学的形式来演绎交子的产生,这成了他的一个心愿。他还希望成都能建设一座交子城,浓缩宋代成都的精华,让人们在交子城里体验宋代成都人的生活,游览宋代成都的美景,品尝宋代成都的美食,使用特制的‘交子’购物等等。”影视、川剧、舞台剧“盯”上《交子》剧本。
《交子》题材的新颖和故事的曲折,已经吸引了影视界和舞台艺术领域内人士的兴趣。省人艺院长、党委书记罗鸿亮认为,奉友湘在《交子》里设计的故事,很吸引人,画面感很强,“关于北宋时期的成都,文艺作品一向表现得比较少。但正是在那个时期,交子的出现,具有重大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意义。奉友湘《交子》的出现,让我眼前一亮。我们作为四川的艺术院团,应当对表现四川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学素材,保持足够的关注,这是应有的文化担当。我们计划将《交子》改编成舞台剧的形式。”罗鸿亮还透露,“目前正在跟奉友湘谈文本的改编权的具体事宜。
著名影视剧导演郭少雄先生,看了《交子》之后,感到很激动,有想法将之改编成影视作品,“我们的影视作品,应该要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。《交子》这本书中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点。比如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。主人公发明了交子,但自身的命运是一个悲剧,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。跟当下也有很多可以对照之处。”在影视剧题材普遍娱乐化的当下,表现“交子”这样的文化、经济事物的影视剧,会不会担忧收视率?郭少雄说,“不必担忧,拍好了,文化题材的作品一样有观众。”
成都川剧研究院的实力编剧潘乃奇,在看了《交子》后对华西都市报记者说,“第一感觉就是太励志了。书中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,比如里面的人遇见什么困难,会想办法去解决去面对。现在人们普遍缺乏的,就是书中人物的那股劲儿。感觉真的很佩服宋代时候的四川人,很聪明,很有创新意识,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。所以,我就觉得,这部作品适合改编成川剧。”为什么适合呢?潘乃奇坦言,“川剧的主题,此前还没有涉及过金融方面,像发明交子这样的故事,也都没有表现过。”除了题材新颖,潘乃奇还提到,“《交子》书中的人物形象特色鲜明,性格很符合四川人特征,有趣,活泼。”
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张嘉欣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